一、考试核心框架与时间安排
客观题与主观题双阶制:
法考采取“先客观后主观”的考试模式,考生必须通过客观题考试(总分300分,合格线一般为180分)后,才有资格参加主观题考试(总分180分,合格线通常为108分)。
2025年考试时间:
客观题:9月13日、14日(分两卷考试)
主观题:10月12日(单卷考试)
考试形式:
客观题:机考模式,含单选、多选和不定项选择题。
主观题:默认机考,允许申请笔试(如少数民族语言考生或打字困难者)。
二、报名资格全解析
法考报名条件按考生入学时间分为两类:
1. “老人老办法”(2018年4月28日前入学):
本科及以上学历(不限专业、学习形式,包括自考、成考等)即可报考。
2. “新人新办法”(2018年4月28日后入学):
全日制法学本科+学位;
或非法学本科+法律硕士/法学硕士;
或非法学本科+3年法律工作经验。
3. 放宽政策:户籍在偏远地区者可放宽至本科毕业(不限专业)。
禁止报考情形:包括刑事处罚记录、被吊销职业证书等。
三、考试内容与分值分布

1. 客观题(两卷,各150分):
试卷一:法治思想、刑法、刑诉、行政法等;
试卷二:民法、商法、民诉、国际私法等。
题型:单选50题(50分)+ 多选/不定项50题(100分)。
2. 主观题(单卷,180分):
题型:案例分析、法律文书、论述题(含1题二选一)。
重点科目:民法、刑法、商法、诉讼法,其中法治思想论述题占30-40分。
四、高效备考策略

阶段规划建议(适用于6-8个月备考周期):
1. 基础阶段(2-6月):
优先科目:民法、刑法(分值占比高,需深入理解)。
配套工具:精讲课程+真题训练,推荐柏浪涛(刑法)、孟献贵(民法)等名师教材。
2. 强化阶段(7-8月):
核心任务:诉讼法(民诉、刑诉)、商法突破,结合《背诵卷》强化记忆。
刷题建议:每日50-80题,重点攻克错题本中的高频易错点。
3. 冲刺阶段(9-10月):
全真模拟:使用官方模拟系统(如师法教育平台)适应机考环境。
主观题训练:每天1-2道案例分析,注重法条检索与答题逻辑。
实用技巧:
碎片时间利用:通过竹马法考APP刷题,或收听《法考备考指南》播客。
抗干扰训练:模拟考场噪音环境(如外放键盘声),提升专注力。
五、考试注意事项与资源推荐
考场规则:
禁止携带电子设备,考试中遇系统故障需立即报告监考员。
非自身原因导致的延误可申请补时。
必备资源:
真题库:中国教育在线、独角兽教育历年真题。
模拟系统:师法教育全真机考界面(含主观题、客观题模拟)。
案例库:司法部发布的“一周年典型案例”等实务素材。
六、给2025考生的关键建议
1. 早规划:5月前完成民刑基础学习,避免大纲更新后手忙脚乱。
2. 主客一体:客观题阶段同步练习主观题写作框架,减少后期压力。
3. 善用工具:AI辅助工具(如简单AI)可高效整理知识点。
4. 心理调节:加入备考社群(如小红书学习小组),分享经验缓解焦虑。
通过系统规划与科学备考,2025法考虽挑战重重,但绝非不可逾越。掌握规则、精准发力,法律职业的大门终将为你敞开。
相关文章:
文章已关闭评论!